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除了暂停营业的国泰,上海还有哪些老牌电影院?

2022-08-27 20:38:34 7274

摘要:文 | 王 嫱今天(8月25日),92岁的国泰电影院暂停营业,正式启动影院设施的更新升级。上个月,70岁的衡山电影院闭门装修的新闻,也引发了不少上海影迷的感叹。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拥有不少超过70年历史的电影院,它们不仅是这座城市的...

文 | 王 嫱

今天(8月25日),92岁的国泰电影院暂停营业,正式启动影院设施的更新升级。

上个月,70岁的衡山电影院闭门装修的新闻,也引发了不少上海影迷的感叹。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拥有不少超过70年历史的电影院,它们不仅是这座城市的著名文化地标,也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国泰电影院:文化名人的最爱

位于淮海中路870号的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始建于1930年,由鸿达洋行设计,1931年竣工。它是当年上海装潢富丽堂皇,音响效果最佳的电影院之一。

1932年1月1日,国泰大戏院正式开张营业。一则新闻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丽富宏壮执海上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开业当天,放映的是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文艺片《灵肉之门》。”

开业初期,国泰由外商联合电影公司经营,后来改由国光联合影业公司管理。放映的以英美影片为主。抗战时期,国泰电影院因故停业,后来在1946年1月复业,重新装修后放映的除了欧美影片,也放映了几部国产片,诸如《假凤虚凰》《吉人天相》等。

上世纪40年代的国泰大戏院

上海很多文化名人都喜欢去国泰电影院。1935年12月某一天,鲁迅曾高兴地和家人雇车赶到国泰大戏院,不料当场票全部售完,只好买了下一场电影票。看看时间还多,他们回到虹口的家吃晚饭,然后再雇车赶到国泰大戏院。张爱玲当年常常来,遇上喜欢的片子,还会看两遍。秦怡从小就是个影迷,八九岁就知道了国泰电影院,在这里看过《一曲难忘》《翠堤春晓》等经典影片。秦怡还是第一批被国泰电影院悬挂海报的电影明星,一起的还有赵丹、上官云珠等明星。

1954年,公私合营后,国泰把门口的英文招牌换成了中文“国泰”。关于“国泰”英文名称的解释:Cathay是古英语“中国”之意。西欧文献“契丹”多写成Khitay。转写成俄语字母就是Китай(kitai)。所以俄文称中国为Китай(kitai);与之类似,古英语则拼为“ Cathay ”来表示中国,如 Cathay Pacific(国泰航空至今仍沿用)。

1994年,国泰电影院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国泰经历了一次全面改建,将978座平坡式放映厅改建成3个风格迥异豪华舒适的电影厅,并在当年6月28日重新营业。

有人说,国泰电影院之于淮海路的意义,就如大光明电影院对于南京路的意义一样,是上海两条百年老街上真正的殿宇,也是它们灵魂上的心房。

国泰电影院表示,全面焕新之后,国泰电影院将继续在光影的世界里重塑新的光影梦。

衡山电影院:1949年以后第一家集资筹建的电影院

今年7月传出闭门装修的衡山电影院,坐落于衡山路838号,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新建的第一家电影院,始建于1951年,1952年落成后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亲自题名,曾经陪伴了几代上海人的观影岁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徐家汇地区由于远离当时的市中心,商业尚不发达,居住人口有限,因此与之配套的文化设施也相对匮乏。在徐家汇、衡山路一带甚至没有一家电影院,这大大限制了这一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为此,上海市政府决定在衡山路附近新建一家电影院,衡山电影院便应运而生了。

衡山电影院(当时名为“公私合营徐汇区电影院”)于1951年8月17日动工兴建,1952年1月5日正式落成。

值得一提的是,兴建衡山电影院所需的资金,有三分之一由周边地区的银行、工厂和市民集资参股,这开创了1949年以后民间集资和国家投资相结合、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的先河。

衡山电影院筹建时面向群众发行的股票

落成之初的衡山电影院内部设有软座沙发、冷气,外部的庭院式布局则使它享有“花园影院”的美誉。因此,衡山电影院成为与大光明、国泰等老牌电影院齐名的上海一流电影院。

71年来,衡山电影院历经几次翻修。如1972年进行了局部大修,座席增加至1044个。20世纪90年代也进行过一次整修。为迎接世博会,2009年衡山电影院彻底翻修,于2010年9月开业。

衡山电影院也是影迷们的“朝圣之地”——以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往往会把一些最热门、最有格调的展映电影放在这里。

衡山电影院也因其独有的浪漫花园影院环境,自建成以来便成为诸多影视剧的“外景地”——1959年上映的《今天我休息》里,姚大姐给单身的马天民一张电影票,让他去和刘萍见面,特别嘱咐“记住了,衡山电影院,4点钟”;2015年上映的《剩者为王》里,舒淇饰演的盛如曦和邢佳栋饰演的白医生就在衡山电影院第一次约会。

据说,衡山影院曾经是上海市中心最早可以私人包场邀请朋友看指定电影的影院之一,当年在衡山影院求婚的新闻也给这座美妙的影院留下了浪漫的色彩。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衡山电影院会以崭新的面貌和我们再见面。

长江剧场:曾是票价最高的电影院

位于黄河路35号的长江剧场,前身为卡尔登大戏院,始建于1923年,专门放映电影和演出外国歌舞剧,1954年改名为“长江剧场”。

卡尔登大戏院由英国人创办的天津中国影戏公司建造,出自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之手,设施豪华,当年有“上海第一影戏院”之称。

建成之初,这里包括咖啡厅、弹子房、舞厅、剧场等综合性娱乐场所,并与美国派拉蒙制片公司达成协议,作为其产品的首轮影戏院。据说,在这里首场放映的是《卢宫秘史》,当时的票价高达2个银元,刷新了上海电影票最高纪录。

除了放映电影,这里也有“中国话剧大本营”美誉,见证了上海戏剧界抗日救亡协会宣告成立,周信芳组织移风剧社推出一系列重要作品,王文娟等越剧名家登台表演,话剧名家黄佐临、费穆、朱端钧在此上演《秋海棠》《浮生六记》《雷雨》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

2018年,经过两年施工的长江剧场重新开业,彻底剥离了影院功能,定位为先锋性、实验性、创新性小剧场,以戏曲为主,兼顾戏剧类演出和教育展示活动。

如今,即将100岁的长江剧场,成了“环人民广场演艺区”的重要一员。

大光明电影院:创下中国影院诸多“第一”

位于南京西路的大光明电影院,是亚洲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亚洲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也是全国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

很多人以为大光明电影院建于1928年,其实如今看到的电影院是1932年建的。

1928年,潮州籍商人高永清与美国商人亚伯特·华纳(华纳兄弟创始人之一)合资,购进上海派克路原卡尔登舞厅旧址的地产,兴建大光明大戏院,开幕时风光无限。京剧大师梅兰芳亲自为大光明开张剪彩,“梅开光明”成为一时佳话。

可惜的是,由于经营不善,大光明大戏院1931年11月停业。之后,大光明大戏院及卡尔登大戏院(后来的“长江剧场”)由以英籍华人卢根为总经理的联合电影公司收买和租赁。卢根将旧戏院全部拆除重建,并邀请了建筑大师邬达克来主持设计。1932年重建后的大光明电影院,场内共有座位近两千,门面也移到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于1932年重新开业至今。

新的大光明,创下许多“第一”——“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和“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主演的《卿何薄命》和《一夜风流》《翡翠谷》等多部奥斯卡获奖影片。

此外,大光明大戏院早期放映的影片都是国外默片,字幕也是外语,给中国观众带来很大不便。1939年11月,大光明大戏院首次应用“译意风”设备,试映华纳·裴士德主演的好莱坞影片《风流奇侠传》,成为上海第一家使用“译意风”的影院。

所谓“译意风”就是英文“earphone”音译,当你去电影院看外国电影时,座椅背后有一个电匣子,你戴上连着电匣子的听筒,当电影开始时,便会有译意风小姐实时通过听筒给你讲剧情,用国语念对白,让你完全理解电影在演什么。

2008年,饱经风霜的大光明电影院开展了修复工作,特意设计了一条电影走廊。

如今,90岁的大光明电影院仍是很多上海市民看电影的首选地。

黄浦剧场:国歌在这里唱响

位于北京东路的黄浦剧场,原名金城大戏院(英文名Lyric Theatre),1933年建成,1934年启用,迄今已走过了近90年的风雨沧桑,历经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大潮。

1934年2月1日,金城大戏院举行开幕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等政府要人、各界名流和新闻记者等两千余人出席。首映电影为联华影业公司最新摄制的《人生》,该片由费穆导演,阮玲玉、林楚楚、郑君里、黎铿等主演。阮玲玉后来曾说,“在我主演的所有影片中,《人生》是我最满意的一部”。

1934年6月14日起,金城大戏院开始放映联华影业公司出品,蔡楚生导演,王人美、韩兰根主演的《渔光曲》,从此一发不可收,连映84天,轰动一时,创下了当时电影放映史上的世界最高纪录。

1935年5月24日,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出品,许幸之导演,袁牧之、王人美、顾梦鹤、谈瑛等主演的《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首映,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首度在此公开唱响。

聂耳去世后,上海电影艺术各界选择在金城大戏院举行追悼会。

1954年6月,金城大戏院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1956年7月,更名为公私合营金城电影院。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上海视察工作期间,将“金城电影院”命名为“黄浦剧场”,并亲笔题词“黄浦剧场”四字,作为对上海市人民淮剧团的奖励。1958年1月,上海市文化局报请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将金城电影院改建为剧场,交付上海市人民淮剧团使用,正式更名“黄浦剧场”。

此后,黄浦剧场先后进行几次局部小型扩建,如1958年在旁边扩充了演员化妆室,1959年扩充新厕所,1962年又扩充了售票室。1974年起,黄浦剧场停止戏剧演出,专放映电影。

2005年10月,黄浦剧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8年,黄浦剧场进行修缮,辟建“国歌由此唱响”爱国主义展厅,2009年成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然这里不再放映电影而是以剧场演出为主,但“黄浦剧场”在电影史上仍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未完待续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上海的电影院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达到387家。上海对于电影市场强大的消费力以及上海电影文化的浓厚程度可见一斑。而那些历史悠久的电影院们,也在陆续修缮之后重新书写上海市民的光影梦想。

参考资料:新闻晨报、澎湃新闻、上观新闻、方志上海、上海黄浦、上海城建档案、文汇报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